雪崩时,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,更何况是处于风暴中心的那一片。
半个月前,当华晨集团正式宣告破产重整,作为曾经带领这艘巨轮行驶13载的“掌舵者”——祁玉民不知是否为此感到遗憾。
12月4日,辽宁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: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、董事长祁玉民涉嫌严重违纪违法,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。
这纸“调查令”仅短短的一句话,既没有说明调查的缘由,也未道清调查将持续的具体时限,但大家都有疑问,究竟是谁将华晨推向了破产。
此时,距离祁玉民2019年4月正式从华晨集团董事长职位上退休,已经过去20个月。
卖力的“演说家”
2005年冬,祁玉民顶风冒雪赶往沈阳,以一个车圈“外行人”的身份,接手了千疮百孔的华晨汽车。当时,46岁的祁玉民无疑是怀揣着远大的抱负,想要带领这支“残兵”闯过接下来的生死难关。
而事实证明,祁玉民的确将华晨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。在他接手后,华晨拿到7个亿贷款,补上了员工和部分供应商欠款的“窟窿”,随后立即推出了售价不到10万元的新车骏捷。2007年,华晨中华“扭亏为盈”,而祁玉民也一度成为了华晨的“救世主”。
然而,好景不长,随着自主品牌纷纷效仿以价格换市场的做法,主打低价的华晨也逐渐失去了优势。首先是华晨价格体系在不断的“价格战”中终于崩塌,定位B级车的骏捷在终端市场的优惠下彻底“扼杀”了A级、A0级车的生存空间,而曾经家喻户晓的金杯品牌也在华晨的忽视之下,被后起之秀打得落花流水。
另一方面,华晨却对于宝马的“供奶”甘之如饴,其结果就是不断地在合资公司的管理权限上做出让步,最终,华晨宝马的财务、行政、市场、公关等部门的实际控制权全部交由到了宝马的手中。